Зарегистрироваться
Восстановить пароль
FAQ по входу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Тег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этому тематическому разделу

Файлы, которые ищут в этом разделе

Активны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и раздела

  • Без фильтрации типов файлов
總編輯:田運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2月 第42卷 第2期. 前人已遠,留予行誼在人間源遠流傳。他們在自己的故事裡傾力建構城堡,鑄成與土地、情感、命運、時代緊緊串聯的生命長城。百年身後的這座城堡,是故居、是紀念館,經歷歲月淘洗而穿透歷史,直與榮辱成敗相互呼應詮釋,都是時代最具代表、且最鮮明的歷史圖騰。這裡,曾輝煌燦爛;這裡,曾冠蓋雲集;這裡,曾風起雲湧;這裡,曾運籌帷幄於家國大計;這裡,曾揮灑藝文於風花雪月;這裡,曾臨終伴陪於畢生精粹。
  • №1
  • 46,2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田運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3月 第42卷 第3期....
  • №2
  • 50,55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田運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2月 第42卷 第4期. 迎著聖光普照,有群天使他們離鄉背井、跨國越境遙迢而來,懷志攜愛翔飛,翩然抵臨台灣,落戶著根於島嶼各處,一路艱辛走來、度過青春壯年迄今近半世紀,生命軌跡在台灣這片夢土交會重疊,並且綻光顯耀。正是愛的神聖牽引,天使們各以舞蹈、文化、教育、藝術、醫療等關懷的善行義舉,一步一腳印深入偏鄉裡、市井間,盛情參與庶民日常,積極融入生活風景,無怨無悔、不伎不求地奉獻、再奉獻,在堅守志業實踐中傳遞摯情、深植大愛。
  • №3
  • 34,7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田運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5月 第42卷 第5期. 行色匆匆悠悠,或穿梭於櫛比鱗次間、或徜徉在山高水長裡,甚或暫留歇停於轉乘換搭的驛站空間內,亦快、也慢,都被承載在旅程沿途的風景流變中⋯⋯旅程履跡遍於寶島各處,長如南北移動的跨日來回、短如街巷閒逛的直赴彎轉、悠閒如巔岸山海巡遊的慢行逸旅、緊湊如跨城越區去返的通勤趕赴,無論親臨一段踏青遠足、一回異地觀光、一遍親山抱水、一次名勝遊覽、一趟公務考察、一程極地探險、一生跨域流浪⋯⋯,行越的每一步履,都牽繫著高鐵、台鐵、公路、捷運,乃至單車的隨行伴陪,眼前掃掠換替的風景各異,都是一幅幅台灣城鄉、庶民生活縮時映播的日常剪影。
  • №4
  • 22,0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文稿主編:劉嫈楓.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6月 第42卷 第6期....
  • №5
  • 25,7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7月 第42卷 第7期.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台詞,是《光華》六月封面故事「藝饗世界──繪本新演繹」企劃發想初期,美編同仁為六月專題所賦予的精神。被插畫家視為國際一流殿堂的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近年來出現不少台灣創作者的作品。2015年孫心瑜《北京遊》首獲展會殊榮「拉加茲獎」、2016年王書曼描繪紙紮藝術的《火燒厝》,鄒駿昇今年以《禮物》入圍⋯⋯,他們的畫風迥異、主題不同,共通的是繪者以豐富的想像力,跨越國境,收服眾人的心。
  • №6
  • 34,4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8月 第42卷 第8期. 國際的舞台,台灣從不曾缺席。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即有藝術、醫療、原住民與網路科技團體,以自身專業領域出發,向國際分享台灣經驗。「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在原住民青年洪簡廷卉的帶領下,自發籌組團隊,站上國際,為原住民議題倡議發聲。來自捷克,致力促進國際劇場人才交流的國際劇場組織「OISTAT」,1997年相中台灣的區域優勢,將總部移師台灣,由平均30歲的在地團隊擔綱,搭起東西方劇場界的交流橋梁。
  • №7
  • 18,6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9月 第42卷 第9期. 迎來盛夏,台灣好手已準備就緒,於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中綻放光芒。也讓外國人士,藉由此次盛會,感受台灣這座島嶼所蘊含的無限能量。為了更深刻體驗世大運,《光華》本期邀請體育、策展、旅遊、音樂、設計、吉祥物等達人,提供您觀看世大運的另類觀點。也嘗試尋找一種在地,卻同時能與世界對話的語言,更是由「尊重」衍生「友誼」,進一步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除了各界達人,《光華》也報導了本屆世大運舉辦的創新模式與選手資訊,以及體壇大老吳經國對台灣國際賽事的展望,讓本期封面故事精彩可期。
  • №8
  • 19,61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10月 第42卷 第10期. 累積在舌尖上的記憶,是永難忘懷的。不管是早期眷村中的牛肉麵館,還是府城台南的乾煎虱目魚,甚或是客家庄的草仔粿,這些滋味在嘴裡擴散開的瞬間,「就是這個味道!」那種鮮明而雀躍的印象,永遠也忘不掉,也換不來。在台北蟾蜍山聚落中,來自花蓮壽豐阿美族部落的佟媽媽,嫁給來自東北黑龍江的佟伯伯,習得了製作東北酸白菜的手藝;出身新竹北埔客家庄的葉媽媽,嫁給來自江蘇的葉伯伯,客家草仔粿、外省麵點都精通。正是這種鄉愁與滋味,讓不同族群的人融合在一起。
  • №9
  • 26,6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11月 第42卷 第11期. 本期《光華》編採團隊,深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等地,從水鹿與黑面琵鷺的復育、玉山瓦拉米步道,到國境之南恆春半島的生態之旅。不僅是單一議題,而是結合物種、環境、生態、在地經濟與生態旅遊等面向,全方位報導這屬於台灣引以為傲的保育成果。
  • №10
  • 25,0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6年12月 第42卷 第12期. 在東南亞市場備受國際矚目之際,根據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與我國投審會之統計,截至2016年底,台灣對印尼投資案達到2,425件,總額達151億美元,如今隨著政府「新南向政策」的啟動,雙邊關係將更加熱絡。本期《光華》編採團隊,親赴印尼進行海外專訪,導報我國台商、新創、服務等新興產業於印尼之成果,以及在移工、教育、觀光等面向之交流情形,加上國合會印尼技術團於當地40載的援助計畫,讓國內外讀者深入了解印尼市場的變與不變。
  • №11
  • 18,7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1月 第43卷 第1期. 一羣遠從法國、瑞士而來的神父們,有的花了數十載的時間,以逐字逐句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讓向來只有口述歷史的部落語言,有了長遠傳承的可能;有的則是藉由回收的物資,讓弱勢族群得以發揮所長,重新活出生命的價值。還有的則是透過教育與互助會的方式,照顧貧困家庭與身障的孩童⋯⋯,這些在地的付出與努力,深深地烙印在台灣人的內心深處。感謝,不足以道盡神父們的辛勞,讓本期《光華》用圖文記錄下神父們的精彩事蹟,讓感動延續,讓感謝的心意永存。
  • №12
  • 16,8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02月 第43卷 第2期. 「自我探索」是教育的核心價值,也是許多人一輩子所追尋的目標。從認識自我開始,了解內在的天賦與熱情,進而觀察周遭萬物,藉由感受來培養同理心,並發揮想像力,最後透過行動與回饋來予以修正。本期《光華》深入美學、哲學、理財、體育等不同面向的教學場域,帶您體驗頗富巧思、極具啟發的教學現場,透過跨領域、跨學科的創新教育,讓人進入一場又一場自我探索與實踐之旅。
  • №13
  • 22,0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03月 第43卷 第3期. 身為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印度,國土全球第7大,面積比台灣大91.37倍,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機會之地。走一趟印度,深入久居當地的媒體工作者、學生、舞者、華語教師和服務於印度企業的台灣人中,從印度民眾的生活習慣到思考邏輯,讓他們從各個面向分享這多元、複雜,卻又有神邏輯的異彩國度。本期《光華》也特別專訪台灣駐印度代表田中光,「創造台灣被需要的價值」和「建立永續經營的基地」,是他推動台印關係的兩大主軸。從剖析印度特殊的文化背景開始,跟讀者分享印度的商機與台灣的潛在優勢。加上目前台商在印度的經驗分享,讓本期印度專訪精彩可期。
  • №14
  • 22,5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段蜀華.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4月 第43卷 第4期. 古物修復,這是一門需要結合美術、歷史、科學之專業,更是需要經年累月的沉澱與累積,以及超乎常人的耐心與毅力,才能完成的志業。本期《光華》帶您一窺斲琴、修琴大師林立正精湛的手藝,讓他談「琴」話當年。另深入紙類修復師吳哲叡的內心世界,聽他娓娓道來影響他深遠的幾個人生轉折點。更有從歐洲學成歸國的年輕修復師范定甫、賴志豪,分享如何運用國外所學,重現文物的精采風華。
  • №15
  • 13,5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5月 第43卷 第5期. 一場場台灣舞蹈家與日本、泰國、德國的合作展演,所表現的除了是舞蹈家本身的創作能量,也是跨文化舞團間磨合、包容與融合的成果。本期《光華》帶您深入跨國舞團彼此合作的方方面面,由「編舞者」跟「舞者」之間的角色切換,剖析每場成功的舞作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心境的轉變。
  • №16
  • 24,55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6月 第43卷 第6期. 四面環海的台灣,不論是氣候、環境、生物和文化都與「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海洋不但精心雕琢出寶島的面貌,也賦予了台灣珍貴的自然資源。但這份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是有賴我們共同的維護與珍惜,才能讓這上天賦予的應許之地,生生不息、永續發展。本期《光華》以海洋復育的觀點,從政府單位、民間業者與一般大眾等面向,透過法規、制度與國際合作的模式,全方位探討人與自然如何永續共存。再加上海洋的周邊產業與活動,如台灣遊艇製造業的優勢,以及在地漁村如何與文創結合等議題,也有深入的報導。
  • №17
  • 17,01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7月 第43卷 第7期. 台灣被南島語族稱之為「南島的母親」,除了與東南亞島群的原住民系出同源外,華人移民、列強殖民、熱帶氣候與海洋的親近性⋯⋯等,都與東南亞有著共同的文化因子,而這些養分也化作文字,展現在豐富的出版品上。本期《光華》邀請參加文化部所舉辦「赤道二三五‧東南亞文學論壇」的越南作家保寧(Bao Ninh)、印尼作家亞悠.烏塔米(Ayu Utami),和台灣作家房慧真對談,藉由彼此間的交流互動,讓文學突破疆域,展現對生命的關懷。
  • №18
  • 24,9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7月 第43卷 第8期. 一只老皮件、一件格紋紳士西裝、一個專為男士提供修容服務的理髮空間,這些帶著人文氣息的配件與空間,散發出獨具時代感的優雅,也象徵著一種風格與品味,這是冷冰冰的科技所無法取代的溫度。本期《光華》將帶讀者深入這「復古」風潮背後的種種故事,看著老師傅與時俱進的觀念和積累數十載的工藝技術,連結起人與物的情感,讓這些看似舊時代的老派時尚,經過時間的淬鍊,更加迷人。
  • №19
  • 23,6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7月 第43卷 第9期. 當全球正興起「智慧城市」風潮時,台灣亦不落人後。隨著政府「亞洲.矽谷」前瞻性智慧城市的發展規劃,五都也各自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來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本期《光華》除了介紹台灣各大城市,如何運用「智慧科技」在防災、交通與空氣品質的控管與防護外,編輯團隊更深入農村,第一手觀察物聯網、大數據與智慧機具在農業產銷上的發展與運用,以及如何結合漁業與紡織業,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機能布料,將台灣產品,推向國際。
  • №20
  • 32,8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10月 第43卷 第10期....
  • №21
  • 22,2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11月 第43卷 第11期. 大地就像一本內容豐富的書,透過地質,在動輒數以百萬年計的時間尺度中,發現專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與軌跡。而台灣別具一格的地質美景與資源,如何與在地結合,達到世界地質公園中「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質旅遊」與「社區參與」的核心價值,是此次的報導重點。因此,本期《光華》從北至南,精選出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質公園、鼻頭龍洞地質公園,雲林的草嶺地質公園,台東的利吉泥岩惡地地質公園,深入探訪其與社區、產業、旅遊及教育的關係,讓稀有地景的探索與人文結合,也讓閱讀充滿了驚喜與啟發。
  • №22
  • 23,7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7年12月 第43卷 第12期. 當我們看到富有感染力的影像時,內心深處總會有一種強烈的震撼感,這種記憶與情感的連結,遠遠超出畫面本身所記錄下的瞬間,也是影像「迷人」之處,因為停格的瞬間,「故事」仍在繼續。透過本期《光華》的報導,讓我們親炙攝影名家的核心理念,以及台灣近年來相當火熱的攝影書、攝影展及攝影節的趨勢和風潮。尤其在「影像對話」專欄中,70至90年代由台灣攝影家所描繪出的時代剖面,開啟了跨議題、跨世代,甚至是跨越種族的對話可能,誠如知名日本攝影家北島敬三所說:「台灣攝影家正面迎向不同議題的決心和身影,令他感到震撼。」
  • №23
  • 20,4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1月 第44卷 第1期. 1990年代台商陸續至柬埔寨披荊斬棘、開拓市場,根據經濟部國貿局統計,2017年台柬雙邊貿易已達7億美元,而柬埔寨台灣商會自1996年成立至今,也已有23年的歷史,擁有四百多位會員數。除了商業活動,來自台灣的NGO團體,在各項人道援助計畫上盡心盡力。從醫療、水井到教育,處處可見台灣志工的身影。此次《光華》編採團隊,除深入柬埔寨探訪台商、NGO外,更有在當地從事藝文活動的台灣人,第一手的分享報導。從台商、NGO、藝術、教育到文化,讓民間交流的能量,帶我們重新認識柬埔寨。
  • №24
  • 22,8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4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2月 第44卷 第2期. 近年來台灣原創動畫屢獲國際獎項,在國內外皆有廣大回響,從動畫代工走到原創,這段路程不算輕鬆,卻是所有創作能量的匯集,更是所有動畫人的夢想。本期《光華》從經典動畫《魔法阿媽》開始,到近年的《小貓巴克里》、《幸福路上》,對於其創作理念與製作過程,有深入淺出的完整報導。加上產官學在這一波動畫風潮的推波助瀾下,如何為優秀的作品與人才搭起展示舞台,以及年輕人如何運用動畫來說故事,值得您一探究竟。
  • №25
  • 27,3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6月 第44卷 第6期. 為因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等問題,行政院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希望以整合社區營造、文創與結合在地產業等不同面向的發展策略,重振地方經濟。本期《光華》深入台灣各鄉鎮,有前進「共生住宅」,探討從共居到共生的歷程;也有從地方所發起之「食通信」風潮,讓跨領域(食農、藝術、旅遊)的整合,重新激發城鄉交流,活絡地方產業;更有竹山小鎮翻轉在地產業,吸引年輕人回流的創生案例,讓台灣的創生能量逐漸發酵,甚至經驗「輸出」至海外。
  • №26
  • 21,8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7月 第44卷 第7期. 飛越三千多公里、四個半小時的航程,《光華》編採團隊終於抵達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在這總人口數約400萬人的國度中,華人就佔了7 5%,其他尚有馬來人13%、印度人9%,還有164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非居民人口。在這高度國際化的城市,我們試圖探索新加坡的雙語政策,以及台星每年大約260億美元的貿易額中,頻繁密切的交流現況。這其中還包括了曾留學台灣的新加坡學者、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士、兩國共製戲劇的第一手專訪,以及新創團隊的創業經驗⋯⋯等,相信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給您不同以往的新加坡體驗。
  • №27
  • 22,7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7月 第44卷 第8期. 由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來看自己,或許會有些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但如果是由來自世界各地,已在台深耕數十載的歸化人士的角度來看台灣,則又會是另一種不同的風景與體會。本期《光華》封面故事特別介紹幾位以高專或殊勳事由名義來台歸化的人士,這其中有曾獲金鐘獎最佳行腳節目主持人的吳鳳,有在台灣偏鄉行醫逾34年的醫師柯彼得,還有世界知名鋼琴家魏樂富,以及描繪台灣各地鄉土民情的藝術家伊凡‧葉何羅夫,由他們來述說台灣的種種故事,也透過他們的分享,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台灣。
  • №28
  • 40,5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10月 第44卷 第10期. 一篇36年前的《光華》報導〈偏遠中的偏遠:長濱〉(1983,4月),意外串起了台東長濱國中的同學們滿滿的回憶與感動。這源起於今(2019)年一則來自《光華》臉書的王先生來訊:「光小編您好,請問還找得到民國7 2、7 3年出版的雜誌嗎?感謝。」原來,這些年來他們班上的同學會,大家念念不忘的,仍是國一時期全班受訪的情景,「當年我們導師還特別買了一本給我們班上傳閱,不過,這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了⋯⋯」當時校舍的一景一物,同學們充滿回憶的畫面,透過《光華》的報導給留存了下來,這不但是他們班上的共同記憶,也是「台灣偏鄉教育」的如實紀錄。
  • №29
  • 27,25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11月 第44卷 第11期. Taiwan in Missionaries Foreign diplomatic of establishment the of versaryanni 75th the was year That. response huge Vatican the and ROC the between relations of offprints 6000 occasion the mark to and Spanish in produced were feature cover our Holy the to embassy ROC The....
  • №30
  • 47,9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8年12月 第44卷 第12期....
  • №31
  • 25,0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1月第45卷第1期. 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對內存在著不同族群間的身分認同,對外則面臨著艱鉅且複雜的外交挑戰。「在沒有邦交的情況下,這真的很不容易。1991年第一次外放澳大利亞墨爾本擔任館長的李宗儒,為了能在澳大利亞國會中讓台灣受到重視,憑藉著真誠和勤奮,從無到有,一步一腳印地建立起兩國間緊密的關係。本期《光華》讓我們跟著曾歷任五大洲館長、名聲留駐青史的前資深外交官李宗儒,一同窺探外交工作的二三事。
  • №32
  • 73,6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2月第45卷第2期. 不論你是生態旅遊、節慶旅遊、文學旅遊,還是來趟世界遺產之旅,很重要的是,你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旅遊。「旅」字有客居外地之意,「遊」字除玩耍、閒逛之外,亦有求學之意,也賦予了旅遊更深入的意涵。而歸納旅遊的目的,不外乎增長見聞、交際聯誼、放鬆自我、瘋狂購物、體驗異國、回味歷史⋯⋯等,不同的心理需求,對應的旅遊活動與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 №33
  • 17,46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3月第45卷第3期. 甫於今(2020)年1月出版的光華專書《台灣意象》,內容除了橫跨北、中、南、東各地的地理、人文、環保、生態及產業外,亦包括「騎行台灣」等單元,並以「單車慢旅」、「人文風景」、「創生築夢」、「新舊交融」、「大塊奇觀」等面向,深刻刻劃出了台灣的整體意象。這本專書的問世,反映了寶島上人們努力的身影,也透過多語的傳播,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好。誠如知名作家褚士瑩所說:「長達400 多公里的『樟之細路』,⋯⋯我感受到心底燃起的熱情,我看著一幀幀美麗的照片,渴望著自己的雙腳,能夠踏上這一條串連起古道、農路、登山步道的美麗路徑。」
  • №34
  • 44,4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4月第45卷第4期....
  • №35
  • 45,7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5月第45卷第5期. 西方哲人亞里斯多德曾為「正義」下了一個定義:「每個人得到其應得的部分。」相信對「正義」的追求,是大多數人所嚮往的目標,但何謂正義,以及是「誰」的正義,則是經歷了漫長的辯論、發展與演變。17世紀以降,洛克的天賦人權思想,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自由人權」的理念亦是各時期人們前仆後繼、努力不懈的核心精神,而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果實,除了呼應世界的民主化潮流,也是在地人們追求「正義」、「人權」與「自由」的具體化呈現。
  • №36
  • 44,3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6月第45卷第6期. 小時候,新竹新埔老街旁的百年老樹區是自己的童年回憶,其中一棵老樹就座落在鄰里的巷子口,它突出於水泥空地上,孤伶伶地被一些低矮的紅磚屋所環繞。三不五時我都會過去跟那棵老樹說說話,吐露些生活上的瑣事,時間一久,它就像是有靈性般,颯颯的落葉聲,彷彿在回應著我當下的心情起伏。而輕撫著樹身的美麗紋路,就像在訴說著圍繞在其周遭的種種故事。
  • №37
  • 79,1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7月第45卷第7期. 「傳播」是任何社會中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一環,它擔負著訊息傳遞、公共論壇、教育文化等重要功能,並影響著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面,而資訊的傳播,要如何能在訊息量爆炸的現代,快速、有效地深入民心,則是本期《光華》封面故事所要探討的課題。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時刻,台灣政府即時、超前部署的溝通、協調能力令世界驚艷,這是怎麼辦到的?讓《光華》編輯團隊帶讀者回溯防疫初期,包括邊境管制、打擊假訊息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調追蹤,以及口罩國家隊迅速成軍等關鍵因素,深入探討備受世界讚譽的台灣防疫模式。
  • №38
  • 37,1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8月第45卷第8期. 今(2020)年台灣受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年初的台北國際書展開始,許多活動不是停辦就是延期。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漸降溫,許多國旅的振興方案陸續出籠,而談到出遊,在炎炎夏日,能來上一碗透心涼的冰品,是多麼暢快的一件事。一碗冰品,裡頭所蘊含的人事物等在地連結的故事,原來是這麼地有意思。本期《光華》將帶讀者體驗質樸的古早味,回味台南與高雄的老冰店,以及在花蓮、澎湖等地,結合在地特產與公益的冰品,還有不斷創新研發、賦予冰品千種風情的創意冰,讓今年的夏天「冰」紛多彩。
  • №39
  • 96,7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9月第45卷第9期. 《光華》今(2020)年6月號的一篇報導〈友善清真全面啟動:歡迎穆斯林來台灣玩〉,獲我國駐中東地區館處推薦引用,並轉譯成阿拉伯文,以社群媒體、官方網站、駐在國傳統媒體及印製抽印本等方式擴大推介,對於穆斯林世界及中東阿拉伯國家進一步了解我國營造「清真友善、穆斯林友好」觀光環境之努力,頗有幫助。此外,甫於今年年初出版之《台灣意象》專書,亦獲奧地利、紐西蘭、波蘭、貝里斯等駐外館處的推廣運用,有助提升台灣整體的能見度與國際形象。同時, 《光華》F B今年上半年中英文貼文觸及率較前一年同期增逾163萬名使用者,粉絲總人數迄今亦已突破萬名。
  • №40
  • 49,9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10月第45卷第10期. 「光華燈謎抽獎送【#台灣抱枕】,送給硬頸的你最應景的禮物!」話說光小編的任務千奇百怪,有逢年過節時的好康大放送;有在世界冰淇淋日,前進冰店,來場「以冰會友|《光華》快閃正當冰」;還有前進台北迪化街午後的「新南向文化沙龍」,跟新住民朋友一起關心時事、關懷人權。這些活動除收獲來自現場的感動外,也透過無數粉絲的轉貼與分享,將發生在台灣各地的「美好」廣傳出去。
  • №41
  • 25,2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11月第45卷第11期. 在台灣一窩蜂所謂「文創」的商品中,「設計力」佔了很關鍵的因素, 而設計又與創作時的「素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以城市中的「自然空間」為出發點,讓我們一同重新思考人、自然與空間素材的關聯,以及運用植物與自然材的各種可能性,讓獨特的設計思維,重新開啟了一座擁有豐富意涵的自然材世界,也讓生活在其中的人,體驗源自自然卻又近在眼前的寫意空間,以及喚醒更深層的感官覺知。
  • №42
  • 60,95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09年12月第45卷第12期. 曾有位原住民好友跟我說:「部落裡隨處都是智慧,連小朋友都可能是你的老師。」向部落「學習」,彰顯的是一個完全不同於過去人類學家作「研究」的模式。部落不再只是被動地作為我們分類、解析的對象,而是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是一個由雙方共同參與和分享的動態過程。也唯有在真正進入部落之後,才會「發現」這座活教室,並透過實地踏查與親身體驗,讓許多生動有趣的原住民知識,自然而然地印入腦中。
  • №43
  • 123,26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1月第46卷第1期. 台藝大兼任副教授沈昭良於《光華》即將出版之攝影專書《美‧台灣:人文攝像集》推薦序中說道:「這本書透過農業、民俗、自然與建築相關影像,立體呈現台灣內部豐富多元的樣貌,展現攝影在人文紀錄、藝文推廣與政令宣傳上的強大力量。」另一推薦人攝影家鍾宜杰則是提到:「從深山到海角、從都市到鄉野,《光華》的攝影師願意踏實地進行田野調查、閱讀文獻,同時耐心地等候每一道光影、每一波浪花。」在一次次採訪的拍攝現場,攝影同仁掌控的不止是曝光、光影、色彩、構圖⋯⋯等專業知識,在有限的矩形平面上,如何用故事性的畫面來呈現出攝影美學,是每趟任務所面臨的課題與挑戰。
  • №44
  • 55,5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3月第46卷第3期. 《光華》於1996年8月就曾刊出一篇專文〈亞特蘭大•台灣原住民發聲!〉,報導當時美國亞特蘭大奧運宣傳短片中使用的音樂,逕自擷取台灣阿美族的歌聲,所引發一連串著作權的侵權問題。不論是原住民族口耳相傳的歌謠,還是台灣頗具獨立音樂特色的歌唱比賽、音樂節、唱片行或展演空間,這些都是台灣原創音樂的珍貴資產,值得我們來捍衛與珍惜。
  • №45
  • 58,06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4月第46卷第4期. 管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群體動力(G r o u p D y n a m i c s),是指群體發展有其生命周期,是形成(F o r m i n g)、激盪(Storming)、規劃(Norming),到執行(Performing)的循環機制,而在面對全球經營環境的劇烈變動下,台灣企業正面臨產業升級、結構轉型,以及新世紀管理上的迫切需求。在這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中,台灣有些企業雖不為一般人所熟知,但在國際上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紮紮實實是所謂的「隱形冠軍」。
  • №46
  • 22,96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5月第46卷第5期....
  • №47
  • 45,3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6月第46卷第6期. 還記得十多年前,拙著的第一篇教育類學術論文《學校教學自由之探討:教育相關法規範之分析》,在高師大主辦之「全國教育學術研討會」中發表,隨後,於《世界宗教學刊》與國立編譯館(後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教科書研究計畫中,亦收錄我針對台灣教育法規,所進行之一系列「宗教教育」的適法性研究,當時對於台灣體制內與制度外的教學自由、內容及其限度,有過通盤性的討論與分析,而「為台灣教育找活路」的報導主題,則成為了 往後教育類報導所著力的主軸之一。
  • №48
  • 20,24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7月第46卷第7期. 四面被「海」包圍的台灣,不論是氣候、環境、生物還是文化,都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百萬年來,海洋精心雕琢出寶島台灣的面貌,今後,仍將深深影響著台灣的命運和未來。尤其台灣位在西太平洋群島的中央,亞洲大陸的東緣,海洋環境受到黑潮、南海水氣和中國大陸沿岸流的交互影響,如此獨特的地理條件,在人類文明及南島語族遷徙及向外拓展的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關鍵角色。但問起一般民眾,台灣各地的臨海有何特色?水下世界的樣貌又是如何?恐怕很少人能說得出來,本期《光華》就帶您深入海洋,試圖讓您跨出那了解、珍惜與親近海的第一步。
  • №49
  • 52,3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8月第46卷第8期. 這是來自於不同國家的成長背景、不同領域的學習歷程,但卻都以「台灣」作為其人生歸宿的生命故事。看半導體技術專家水沼仁志為了「愛」來到台灣,並協助台日電子產業的合作發展;看獲得荷蘭藝術最高獎項「皇家藝術獎」的畫家帕斯卡,如何融入台灣的生活,並找到生命中的真色彩。還有入籍台灣的國際知名粒子物理研究者裴思達,如何看待台灣的學術環境,以及吸引他的台灣優勢又有哪些?其他諸如已經旅行過61個國家的雲端軟體運算專家田記禮,選擇台灣作為他安身立命之處的緣由,和88歲的耶穌會神父谷寒松,在台奉獻一輩子的精彩故事,盡在本期《光華》封面故事的報導當中。
  • №50
  • 53,3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9月第46卷第9期....
  • №51
  • 41,6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10月第46卷第10期....
  • №52
  • 41,1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11月第46卷第11期. 大多數的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話:「他缺乏努力的動機。」聽到這樣的話,我們的腦中往往會出現一個消極、懶惰且沒有欲望去追求成功的人,但事實的真相是,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動機及擅長的一面,而個人的稟賦在接受過適當的訓練後,也將會為這個社會提供不同面向的服務與貢獻。本期《光華》就讓我們跟著視障諮商心理師朱芯儀、透過演說幫助許多人走出絕望幽谷的林欣蓓、氣球小丑爺爺張世明、重拾畫筆畫出一片天的張椀晴,讓他們訴說一幕幕、一段段刻骨銘心,突破困境的心路歷程,也看他們如何發揮自身天賦,在有缺陷的軀殼中,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 №53
  • 25,4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0年12月第46卷第12期. 本屆2020東京奧運的報導全紀錄,連續三期(國內版第46卷9-11期、國際版10-12期)在《光華》刊出,從東奧現場奪牌選手之經典時刻,到總統府舉辦之英雄凱旋派對,專訪了舉重、羽球、射箭、拳擊、桌球及跆拳道等各運動項目之奧運國手,動員了《光華》多組編採團隊,從訪前的方向預擬、聯繫、企劃、出訪,到撰寫、查證、編譯與版面討論,最終呈現在您的面前,也替今(110)年的國際奧運盛會,留下台灣選手精采的一頁。
  • №54
  • 50,9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1月第47卷第1期. 國家公園創建運動歷經百年以上的歷史,而我國則是於1984年1月成立了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之後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台江、東沙環礁、澎湖南方四島等九座國家公園陸續成立,還有2019年依《國家公園法》所設立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一路以來有近40年的國家公園維護與保育經驗。
  • №55
  • 21,5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2月第47卷第2期. 在全球化快速變動的現在,世界的距離縮小了,但當我們的目光投向世界上的其他角落,卻往往忽略了最簡單、最初衷的目的地,誠如英國作家 G. K. Chesterton 所言:「旅行的真諦並非走訪異鄉,而是最終能以遊歷異鄉的心情來體驗故鄉。」本期《光華》就在一條條與土地真切對話、互動的鐵道行旅中,讓我們發現,原來最美的風景,是人與家鄉不離不棄的情感,也是以如此的體會,帶讀者踏踏實實地走進故鄉土地的歸屬當中。而這趟旅程,不但能使人與土地結合,更能讓人沉澱反省、重新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 №56
  • 65,26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4月第47卷第4期. 在台灣發展歷史中,有許多外國人士在這塊土地上投注心力、奉獻青春,細數這些異鄉人所走過的痕跡,值得我們來再次書寫並保留這段歷史記憶。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實地走訪這些外籍人士所遺留下的足跡,有早期探查台灣特有種植物的先驅(佛里神父、早田文藏)、還有留給台灣醫療、教育、建築領域許多無價珍寶的宣教師們(馬偕博士、傅義修士);此外,《光華》編採團隊還專訪了對台灣民間信仰如數家珍的美國歷史學者康豹,和畢生投入台西歷史研究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鮑曉鷗,談談他們多年來的研究發現,以及他們與在地文化,摩擦出了什麼樣令人期待的火花。
  • №57
  • 47,3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5月第47卷第5期. 早期的農業社會,人們常以節慶作為劃分時間的座標,例如春節、端午、中秋、冬至⋯⋯等等,除了具有「祈福」、「消災」、「團聚」的特質,更有農忙後「休整」的意味,而媽祖信仰則因跨族群、跨地域的特性,在傳來台灣後,逐漸與本土文化結合,衍生出各式各項的慶典文化與遶境進香活動。
  • №58
  • 69,1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6月第47卷第6期....
  • №59
  • 46,1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7月第47卷第7期. 隨著智慧網路與後數位匯流時代(post convergence world)的來臨,物聯網及智慧工業成為邁向「新數位製造」的重要課題。台灣擁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凝聚了強大的群聚效應與產業競爭力,近年來亦有值得期待之科技跨域結合與發展,如智慧醫療與智慧衣的結合、綠建築產業的科技應用、5G環境下的藝術文化展演,以及因應全球Covid-19疫情下的餐飲數位化轉型⋯⋯等,涵蓋了「創新」與「創業」兩大元素,本期就讓《光華》編採團隊帶您一探跨域科技生活的新奇世界。
  • №60
  • 20,0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8月第47卷第8期. 台灣小吃近年來屢獲選為國宴中招待外賓之菜色,這隱藏在街頭巷尾的美味,除了滿足我們日常的味蕾,也代表了在地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本期《光華》封面故事,特別以「肉圓」、「刈包」、「蘿蔔糕」、「爌肉飯」等兼具台灣文化及人情味之國民美食,走訪全台各地,從飲食文化、在地連結、烹調技法等面向,讓國人及外國友人更加了解並認識台灣。
  • №61
  • 44,1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10月第47卷第10期. 早年的市集,多半以所販售物品來稱呼,如米市、布市、柴市、魚市⋯⋯等,待市場規模漸漸成形後,為了容易辨識與管理,幾乎在各個縣市的公有市場,都會以第一公有市場、第二公有市場⋯⋯等名稱來命名。此外,也有以城門東、西、南等周邊位置而命名,如東門市場、南門市場;還有以當地地名與道路名稱來命名,如九份市場、瑞芳市場、建國市場⋯⋯等;另有以俗稱來命名的「兵仔市」(台南永康),這類型的市場多以批發為主,吸引了鄰近的阿兵哥前來採買,久而久之連公車站牌的路標都標示了此俗稱,反而原本的正式名稱就沒什麼人在用了。
  • №62
  • 67,1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11月第47卷第11期. 文化多樣性已是台灣表演藝術中珍貴的文化資產,其展現不僅止於從本土邁向國際的大型表演藝術,還包括與異國文化交融的外來或在地團體的各種展演型式,而這些碰撞與交融,恰恰能體現出台灣社會接受「跨文化藝術」的可塑性。本期《光華》封面故事,以表演藝術之多元融合為主軸,含括有外籍表演家之在地融合、本土樂團與世界接軌,以及民俗樂音之跨界展演等面向,透過台灣當代表演藝術,展現台灣與世界連結之能力。
  • №63
  • 24,26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1年12月第47卷第12期. 近年來台灣的公共工程中有許多精采的建築作品,如台中后里動物之家、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及南寮漁港魚鱗天梯⋯⋯等,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您一探這些融入地景、別具巧思的公共設施背後,富含人文關懷的建築故事。
  • №64
  • 37,51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1月第48卷第1期.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視作品,與該國人才培養、產業環境與法規,以及原創IP的取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翻開2022年第57屆金鐘獎得獎作品,有時代劇的《茶金》、《斯卡羅》;家庭喜劇的《俗女養成記2》;犯罪懸疑的《逆局》;還有奇幻類的《良辰吉時》及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台灣戲劇多元化的發展,在近年來影音串流平台的推波助瀾下,有著不同於以往的活力。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著眼於本土編劇人才的養成、台灣影視政策的助力、台劇40年來的演進,以及目前廣受好評的影視製作⋯⋯等等,讓這饒富趣味的剖析,帶大家了解台灣戲劇產業的現在進行式。
  • №65
  • 73,4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2月第48卷第2期. 「醃漬」為先民儲存食物之傳統工法,兼具收藏、送禮,甚至有些在早期是逢年過節才吃得到的美味,本期《光華》封面故事以「蔬菜」、「水果」、「肉品」、「海鮮」等作分類,透過了解各地之醃漬物,帶讀者一探該地之歷史與族群文化。
  • №66
  • 38,1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3月第48卷第3期. 「 各 位 旅 客 , 《 光 華 》 觀 光 列 車 即 將 從 台北 出 發 , 沿 途 經 宜 蘭 、 花 東 、 高 雄 、 台 南 、嘉 義 , 甚 至 遠 渡 離 島 , 帶 你 走 一 趟 深 度 台 灣之 旅 ⋯ ⋯ 」首站來到台北林森北路上的蒲添生紀念館,由館長蒲浩志與台灣美術史專家蕭瓊瑞教授,共同述說在那顛沛流離的年代,蒲添生的成長歷程及其風格,並看見台灣雕塑藝術發展之足跡,與其創作背後之時代意義。
  • №67
  • 28,1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4月第48卷第4期. 如果不以各家店之規模,而是用其整體「質量密度」來看台灣的產業,這些分布在全台各地的珍珠奶茶店、夜市、素食餐廳及便利超商⋯⋯等,形塑出台灣在外國人眼中之鮮明特色。本期封面故事也將以此角度,帶讀者深入這密集且各具特色之產業型態。
  • №68
  • 76,9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5月第48卷第5期....
  • №69
  • 26,49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6月第48卷第6期. 「就我所知,台灣至少有60個神木聚落,就連容易親近的棲蘭、司馬庫斯、鎮西堡等神木群裡,總會有一個『老大』(樹胸圍最大者),不會那麼容易找到的。」《神木誌》作者黃昭國在接受《光華》專訪時娓娓道來有關台灣巨木的故事。全世界很難找到像台灣一樣的地方,具有都市化的生活便利,又僅需少許時間就可到達原始森林。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讀者從「參天神木」、「都市規劃樹種」、「樹與常民生活」及「植樹復育」等面向,了解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與樹的關係,並透過探訪相關學者、專家及民間人士,呈現出生活與生態共存之理想國度。
  • №70
  • 73,07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7月第48卷第7期. 本期《光華》將探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有古道專家徐如林、建築學者堀込憲二、飲食文化作家曹銘宗,以及長期研究台灣美術史的蔡家丘⋯⋯等人,透過他們多年來採集、爬梳文史資料之歷程,分別以登山古道之尋跡踏查、遇見古建築之花磚藝術、追蹤移民之飲食脈絡,以及回溯台灣本土美術史等面向,幫助讀者看見台灣內在之精采與多元。能夠彰顯台灣在地特色的,還有台式辦桌的彭湃熱情與豐盛饗宴,「現切鮪魚秀、有著烏魚子、九孔鮑的錦繡拼盤、一品封肉、三層水果塔⋯⋯」讓擁有30多年辦桌經驗的阿隆師、《總鋪師辦桌》的作者黃婉玲、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品滄,帶我們一探台式辦桌之在地文化。
  • №71
  • 42,5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8月第48卷第8期. 讀過楊牧的〈瓶中稿〉,你是不是很好奇在潮水的彼岸,是個多麼美麗的地方,讓遠在美國西岸的作者,感受到每一片波浪都是從花蓮開始;看過囊括金鐘獎多項大獎的台...
  • №72
  • 41,15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9月第48卷第9期. 在面對全球經營環境的劇烈變動下,台灣有些企業雖不為一般人所熟知,但在國際上卻扮演著不可或缺之關鍵角色,紮紮實實是所謂的「隱形冠軍」。本期封面故事將以台灣極具優勢之工業4.0及智慧製造等角度,從科技、製造、農漁及食品產業中,探訪深具潛力之相關企業,有全球排名第二的顯示器製造產業、全球前五大的手工具製造業者、外銷全球80多個國家的漁網製造技術,以及超級食物「綠藻」在台灣的研發過程,展現Made in Taiwan之堅強實力。
  • №73
  • 32,1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10月第48卷第10期....
  • №74
  • 42,1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11月第48卷第11期. 有一種綠色環島交通工具,既零碳排、環保又自在,也很貼近土地,只要放緩速度,旅遊與健身兼具,最重要的是,全台知名景點,用騎的,也能到。在台灣流行一種說法:「想要環島,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自行車剛剛好。」2015年底通行的自行車環島一號線,起訖點是台北市松山車站,以台一線和台九線為主軸,全長960.8公里,沿途每15至20公里都設有補給站,另可搭配高鐵、台鐵接駁,環島一圈約9到14天。
  • №75
  • 34,7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2年12月第48卷第12期....
  • №76
  • 78,4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1月第49卷第1期....
  • №77
  • 25,41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2月第49卷第2期. 為讓國內外讀者了解台灣精釀的酒類飲品,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讀者探訪台灣百花齊放的釀製產地,從充滿在地風味的啤酒、茶酒,到讓台灣成為國際威士忌新興產區之台味威士忌,來一趟屬於台灣的酒鄉巡禮。除了精釀酒品,另帶讀者走訪以海芋聞名的陽明山竹子湖,除了賞海芋,這裡還是早期台灣蓬萊米的原產區,「⋯⋯將稻穀倒人風斗中,右手轉動著風鼓手把,左手上下搖晃著風鼓揠,稻穀便從風斗落入風穀箱⋯⋯」看穀東俱樂部召集人陳永如帶民眾體驗碾米的過程,以及講述台灣蓬萊米的由來與故事。
  • №78
  • 53,8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3月第49卷第3期. 台灣擁有享譽國際之山海美景、醫療體系與便利交通,更是全球學習華語之重鎮,吸引全球旅人來台進行為期數周,甚至一個月以上的Long Stay行程,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從乘風破浪、山林探索、醫療養生、語言學習等四個面向,推薦旅人來台體驗道地、便捷又充滿樂趣的台式生活。而《光華》海外採訪繼「越南」後,第二站來到「菲律賓」,台灣是菲律賓的第八大貿易夥伴,雙方地理位置接近,從本期開始,將陸續刊出兩國「歷史淵源」、「南島文化」、「學術合作」與「公益活動」等民間交流現況,呈現台菲兩國情誼。
  • №79
  • 26,31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4月第49卷第4期....
  • №80
  • 21,88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5月第49卷第5期. 「神明要興(旺),就要有人(信眾)拜,出巡要有人抬轎。」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在接受《光華》專訪時說道。每年台灣媽祖遶境總在民間引起廣大迴響,本期封面故事將從媽祖遶境所衍生的相關主題,如轎與轎班的精緻工藝、人文與美食彙集的廟埕文化、遶境活動現場,以及自製的文創結緣品,帶讀者一探這一年一度屬於台灣的宗教盛會。而本期「全球視野」單元,探討台菲兩國在火山、海洋、颱風及地震領域,共同協力合作的情形,以及台灣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鵝鑾鼻遺址,將史前人、排灣族人、平埔族人⋯⋯超過6,000年前的歷史,以及各種歷史文物的出土,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 №81
  • 29,8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6月第49卷第6期. 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大家一探近年來以台灣為背景的文學創作,以及在海外出版的台灣作品中,涵蓋了歷史、文學、推理等各面向的熱門主題,加上幾間深具特色的獨立書店專訪,讓閱讀在各地發酵,也讓書店成為社區文化的支撐力量。「沉船承載著二個面向,一個是歷史故事,一個是豐富生態⋯⋯」金鐘獎製作人李景白在接受《光華》專訪時說道。全台第一艘由漁業署利用退役軍艦投放的人工魚礁──萬安艦、曾是戰車登陸艦並在古寧頭戰役立過軍功的中榮艦,以及蘭嶼八代灣沉船、凌雲艦⋯⋯,看這些人工魚礁如何擔負起海洋生態保育的任務,以及海中生物與人工沉船所形成的獨特美景,讓我們一探究竟。
  • №82
  • 66,73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8月第49卷第8期. 1624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立了熱蘭遮堡,是台南400的起算點。而今(2024)年台南市政府以「一起台南,世界交陪」為主軸,策劃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本期《光華》封面故事,為了呼應台南400之歷史縱深,報導這座古城在歷史、考古、建築上的傳承,以及與世界息息相關的記憶。位處亞熱帶的台灣,共有46種殼斗科植物,其中11種為台灣特有種。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主任許俊凱在接受《光華》專訪時提及:「台灣殼斗科植物以單位面積、種類數來說,多樣性是相當高的。」讓我們跟著山林專家探索台灣,發掘不一樣的台灣故事。
  • №83
  • 29,20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總編輯:陳亮君. — 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 122頁. — ISSN 1991-525X.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onthly. 中華民國113年9月第49卷第9期. 面對日、韓漫畫之高強度競爭,近年來台灣漫畫亦逐漸形成品牌,並在國際間屢屢獲獎,受到各界關注。「不論國籍,對漫迷來說,漫畫真是共通語言。」基地書店店長張敏慧在接受《台灣光華》專訪時說道。本期封面故事將以「台漫品牌前進世界」、「知名台漫作品介紹」、「視覺影像基地重鎮」、「圖像IP發光發熱」及「外籍漫畫家筆下的『台灣』故事」等面向,報導台灣視覺創作的發展與現況。
  • №84
  • 43,42 МБ
  • добавлен
  •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
В этом разделе нет файлов.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В этом разделе нет комментариев.